【轉】Web2.0必讀的24部經典專著

  新的方式和規則顯得撲朔迷離。這里選出24本最具前瞻眼光的專著,對提高Web 2.0悟性必有幫助。

  如何了解用戶的需求?如何讓你的用戶體驗良好?你會發現,這些已經脫離互聯網本身──互聯網用戶同時也可能是超市里買水果的人,是電視機前看《貞觀長歌》的人。事實上,廣告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專門研究用戶(受眾),《廣告管理》的作者開篇即告訴讀者,如果要做一個有競爭力的人,必須要懂得一點心理學,因為人性從凱撒大帝以來並沒有太大改變,因此這些規則是有章可循的,比如好奇心。

  寫《不要讓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的斯蒂文‧克魯格在講到導航時就引用了一段福爾摩斯的話,『你會發現自己在一所漂亮的房子里,身邊有一位漂亮的妻子,然後你會問自己,呃……我是怎麼來的?』又比如在理解《長尾理論》富饒經濟學之前,似乎可以了解一下經濟的稀缺性和摩爾法則等等,所以我們為您選擇的24本書只有一部分真正談及用戶體驗,其余有的書比告訴你按鈕應該擺在什麼位置還要重要一些。

  『你不可能總是隨身攜帶你想要的書。但是,你手邊卻可以有一份完美的閱讀書目。』正如《財富》雜誌評出了年度75本書時告訴讀者的話,你可能並沒有時間看完這24本書所有的章節,但不要因此不關注它們,哪怕只留意一下封面,『看看介紹,直接跳到第九章。或者,留著這個書目,把它放到抽屜里。』 

  了解原則與方法 

  《網站重構》

  這本書的簡介就直接告訴讀者,『不要停滯不前,不要拒絕接受全部觀點!』互聯網沒有什麼真正的對與錯,標準既要建立,又不能束縛行業的發展。其實這本書的原名是《設計互聯網標準》,譯者將其翻譯為『網站重構』更符合這本頗有技術色彩書籍的本意。

  《長尾理論》

  儘管中文版直到去年12月才面世,但很快就進入了同類排行榜的榜首,而之前『長尾』的概念在互聯網業內並不陌生。『長尾理論』的推出,強化概念的同時,更是走出互聯網行業的過程,以唱片、電視為主的娛樂業,還有超市行業,一時間人人都在談長尾,豆瓣網的評論很快就達到70余條,這顯然還是少數,比起互聯網上『數以百萬計的業余生產者』來說。 

  《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的中文譯作有兩本,分別由不同出版社在去年推出,副標題寫著『21世紀簡史』是推薦的這本。弗里德曼將全球化劃分為三個階段。『全球化1.0』是勞動力推動著這一階段的全球化進程,這期間世界從大變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間的融合,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是蒸汽船、鐵路到電話和電腦的普及,世界從中等變小。而在『全球化3.0』中,個人成為了主角,軟件的不斷創新,網路的普及,通過因特網輕鬆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分工。世界變平了,從小縮成了微小。 

  《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

  這個書名很奇怪,所以大家都把這本書直接叫做Don」t make me think(不要讓我去想),這不僅僅是這行字大大地寫在它的封面的緣故。同『長尾』和『世界是平的』一樣,『不要讓我去想』也在用一本書成就一種理念。全彩印刷、簡練的文字和遍布各處的插圖非常適合設計師們在各種心情下輕鬆閱讀,不過,這仍是一本關於互聯網設計原則而不是web設計技術的書。 

  捏准市場心理 

  《心理學與生活》

  這是國內翻譯最好也是最經典心理學的教材,它本身就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之一。也是國內外許多大學里推薦使用的經典教材,還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重要參考書。了解心理學,不要陷入弗洛伊德、斯金納、詹姆斯、榮格等單一學派中去,理解用戶的心理需要有一種全局觀。 

  《影響力》

  它的副標題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說服力書籍』,這是一本應用的心理學,作者是美國的一個實驗心理學家,因此就有了很多的心理實驗。你可以理解到為什麼有些人極具說服力,而我們總是容易上當受騙。隱藏在衝動的順從他人行為背後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這一切的根源。那些勸說高手們,總是熟練地運用它們,讓我們就範。 

  《設計心理學》

  這本書的英文原書名──The Design of Everyday Life,也被經常提起。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在本書中用詼諧的手筆,深入的分析,闡明了以人為本的至上設計原則:應該讓用戶一目了然地知道如何去操作,應該讓消費者享受樂趣而不是飽z嬪憿C諾曼指出,優秀的設計可以通過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在市場競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情感化設計》

  這是諾曼的另一本書,他在這本書中把設計的目標分為三個層次:本能水平設計、行為水平設計、反思水平設計。對應了心理學中人腦有三種不同的加工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情感化設計》是對《設計心理學》的補充。 

  強化營銷能力

  《消費者行為學》

  有太多的消費行為學或者消費者行為學,也有太多的美國經驗,我們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社會分層和種族社會的結構,這顯然對中國市場沒有太大幫助,所以我們熱切需要一本關於中國的消費行為學。如今這本書有了。美國營銷學者所羅門與國內營銷專家盧泰宏教授合作,由電子工業出版社推出了英文原書的中國版,它不只是譯著。 

  《網路營銷》

  管理諮詢公司摩立特(Monitor)的幾個諮詢顧問從管理諮詢的角度對網路營銷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尤其是案例分析,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也是了解客戶關係的一本書,在客戶關係的框架下對營銷手段(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社區、傳播、品牌)進行分析和設計,其目的是將客戶從認知階段經過探索、擴展階段快速推進到承諾階段。 

  《奢華,正在流行》

  這是另一家非常有名的管理諮詢公司BCG的一部作品,它和互聯網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觸及到了一個相對陌生的奢侈品行業。但本書的營銷理念仍然值得借鑒,消費者的研究往往也是用戶研究,比如它所說的『趨優消費』已漸成時尚,是一種對消費者和企業均有的現象,它為消費者帶去功能上的優勢、情感上的慰藉,它為企業提供崛起的契機、拓展的空間。 

  點燃引爆線 

  《傳播理論》

  這本書一直作為清華傳播學院的基礎教材和考研的必讀參考書,在傳播學術界具有一定的份量。新媒體雖然有自己的特點,但在本書看來,同樣可以用傳播理論加以解釋。本書全面介紹傳播學發端以來有影響力的理論,理論的衍變,特別是多媒體、互聯網新媒介環境下理論研究的最新動態。 

  《引爆流行》

  這本書在國內『再版』了兩次,分別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引爆點』的翻譯似乎更貼近它的英文書名:Tipping Point。該書是《紐約客》雜誌專職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一部才華橫溢之作。他以社會上突如其來的流行風潮研究為切入點,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學和營銷模式。他認為,思想、行為、資訊以及產品常常會像傳染病爆發一樣,迅速傳播蔓延。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人行道有什麼用途?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美國的城市規劃開始被日益改造中的中國城市居民所逐漸理解,我們開始思考一個城市真正需要什麼樣公用設施。這樣的思考有助於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公用設施,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也屬於公用設施。其實這本書在城市規劃專業中,也是劃時代的,自1961年出版以來,即成為城市研究和城市規劃領域的經典名作,對當時美國有關都市複興和城市未來的爭論產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響。 

  創意培養術 

  《賴聲川的創意學》

  創意究竟怎麼學,似乎成為了各個商學院的熱門話題。創意經常被我們看作是一種神奇的力量,要麼像學習微積分將其分解成為幾個部分逐級推進,要麼是一種天賦是不可能學習的。讓我們重新審視臺灣著名的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和學生甲的對話,似乎可以說明兩點,一是商學院越來越重視設計訓練,二是學生們仍舊用傳統左腦的方式看待創意。 

  《設計中的設計》

  『有一位女士,入境某國。當她正要從通關官員手中領回護照之時,官員跟她說了一句「生日快樂」。原來官員從護照中得悉當天是她的生日,她從此就愛上了那個國家。』創造出MUJI(無印良品)的世界級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看待設計為溝通,『作為一個平面設計師,需要處理到的領域並不只有視覺性的東西。一張海報跟一張門券的差別,都會透過跟人的接觸而產生不同的訊息。』 本書自2003年出版以來,在日本就先後加印了17次,2004年榮獲由SUNTORY財團頒發的第二十六屆文學藝術大獎。

  《廣告創意法則》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22位超凡廣告人解析成功廣告奧秘』。注意這並不是一個作品展示集,而是當前優秀的廣告人如何面對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所提出的對策集,共22個法則。 

  《全新思維》

  在『IT民工』的鼎盛時期,社會被一種過于簡單和重分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統治。而《連線》雜誌的傑出編輯丹尼爾‧平克則認為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左腦』統治的邏輯、線性、計算能力為主的『資訊時代』將會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以創意、模式識別、娛樂感和意義追尋等『右腦』能力為主導的『概念時代』。 

  榜樣的秘密 

  《締造蘋果神話》

  美國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曾經說過,在美國人的生活中,不會有第二次創業的經歷。但他顯然沒有預料到史蒂夫‧喬布斯會上演一次漂亮的『東山再起』。這顯然超越了IT或者互聯網的歷史,史蒂文‧喬布斯將和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和商人站在一起。傑弗里‧揚是第一位撰寫史蒂文‧喬布斯傳記的作家,對喬布斯本人做了真實而全面的透析,從默默無聞的中學生到橫跨電影、音樂和電腦三個領域的『數字之王』。 

  《撬動地球的Google》

  一定要研究Google!這個股價一度超過500美元、平均1秒處理10000筆查詢、短短5年品牌聲望就與微軟相提並論的神秘巨人的強悍並不只停留在搜索技術層面。清新、人性化、易于使用的特質使Google創造了互聯網的生活方式,也影響到了廣告傳媒業。事實上,Google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的研究方向就是人機交互(HCI)。 

  友善的界面 

  《可用性工程》

  這本書的作者尼爾森(Jakob Nielsen)博士在國際可用性工程領域享有盛譽,被稱為可用性之王,被紐約時報尊稱為『the Guru of Web Page Usability』。他還創立了『簡化可用性工程』,用于快速低廉地改進用戶界面。他還發明了包括『經驗性評估』在內的幾個可用性方法。他擁有73項美 國專利,這些專利主要是關於使互聯網更易于使用的方法。 

  《交互設計之路》

  下面介紹三本書也是介紹這個領域三個著名的人物。首先來說的這本書的作者艾倫‧庫珀(Alan Cooper),他還寫過另一本有名的書─About Face 2.0。作為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名軟件發明家,Alan Cooper堅信必然存在一種更好的方式創建軟件。新的方法,應該通過應用『使用者第一、硅片第二』原則的設計和工程過程,使軟件使用者從讓人厭煩、困惑、不恰當的軟件行為中解放出來。採用這種方法,技術團隊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對事情,因而,也就能更快地創建更好的產品。 

  《人本界面》

  該書作者傑夫‧拉基思(Jef Raskin)與史蒂文‧喬布斯並肩戰鬥過數年,被譽為『Macintosh之父』。他為命令行轉到視窗瀏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使用滑鼠進行點擊以及拖動等操作的創始人之一。他同時是一名用戶界面和系統設計的顧問,其諮詢客戶包括惠普、IBM、摩托羅拉等大公司。 

  更精准的看市場 

  《統計學的世界》

  如果你正在從事有關用戶體驗的工作,可能就不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要在用戶體驗方面放一個統計學的書。如今越來越多的用戶測試要用到統計學。如果你過去對統計學的理解僅停留在一些枯燥的概念或者是寫上兩個黑板的數學公式上,看過這本書後,你會對統計學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原來使用統計的目的還是為了有效的分析,更靈活va運用書本的概念和理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